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

山东力争2025年建成制造强省

发布时间:2021-12-13 18:07:5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经济导报   浏览次数:
分享

1.jpg

经济导报记者从12月10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形成,确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前列。另据了解,今年前10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7.0%,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今年,山东以“链长制”为基本牵引,切实做好减量优化、存量提升、增量培育三篇文章。在减量优化方面,全面加快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3家地炼企业780万吨炼油产能整合转移,压减合成氨过剩产能36万吨。在存量提升方面,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1-10月份,完成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技改项目10771个,提前完成“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年度目标,预计全年完成1.15万个。在增量培育方面,编制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十强”产业突破行动计划,推动成立11支产业基金,支持546个项目加快发展,基金投资402.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融资2232.6亿元。

贯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57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5家(示范企业109家、产品36个),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拥有362家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157家,数量和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数额均居全国首位。

为达成2025年建成制造业强省目标,山东将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切实加强与RCEP成员国地方产业合作。强化中日韩区域合作,深化与欧美合作,拓展产业契合点和优势互补点,提升国际合作能级,提升山东制造国际竞争力。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产能。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化水平。集中力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现代医药等产业,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聚焦深化“链长制”工作机制,努力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以9个重点产业42条产业链为抓手,推动供应链产业链联盟工作有序开展,加快引进实施一批支撑性项目,培植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航型”企业,牵引带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提高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水平。

努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通信网络。深化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推进建设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加快建设“中国算谷”,提升对数字产业的基础支撑能力。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万名数字专员”服务行动。深化“个十百”平台培育工程,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努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制。优化财税支持方式,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优化制造业企业金融生态,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加强要素保障协调,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促进高端高质高效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育高端人才,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法治化、常态化、长效化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切实帮助企业降成本、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