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来了,山东这样干……!

发布时间:2021-12-13 18:19:04  作者:经济导报记者 | 吴淑娟   来源:经济导报  浏览次数:
分享

11.jpg

 经济导报记者 | 吴淑娟 

12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凌文率工信、科技、国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精选10条产业链重点扶持


据凌文介绍,山东是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基础最为雄厚、结构最为完善、配套最为完备的省份之一。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46种产品居全国首位。

山东聚焦9大产业领域,筛选42条重点产业链,探索推进“链长制”工作机制,“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山东为每条产业链绘制了覆盖上下游关键环节的“1张图谱”,梳理了领航龙头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主要特色优势、急需突破短板、协同攻关技术、区域布局优化、重点建设项目、双招双引对象、可对接外部资源等“N张清单”,明确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组织工信、教育、科技等部门,建立“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4项推进机制,细化制定了产业链优化提升的实施方案。针对42条产业链,共确定“链主”企业112家、核心配套企业709家,指导成立产业链联盟35个,省市一体化谋划实施产业链项目166项,组织推动产业链技术攻关69项,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57场。

凌文表示,山东将切实增强“链主型”企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牵引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链固基强基,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从42条重点产业链中,精选10条左右对我省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强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急需攻关突破的关键产业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加大政策倾斜,争取尽快实现较大突破。


将再培育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


对于山东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凌文透露,山东将加快建成网络设施完备、平台建设领先、融合应用引领、支撑保障有力的5G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

12.jpg


据介绍,山东已建成开通5G基站10万个,引进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技术,试点建设全国第一张1700公里确定性网络。济南、青岛、日照3市达到“双千兆”城市标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获得工信部批复,建成全国首个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示范区。拥有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两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建成省级行业平台115个。工信部公示的2021年度特色专业型平台中,山东省入围10个,累计达到1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累计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5G产业发展”等省级试点示范项目603个、总投资700多亿元。工信部公布的“5G+工业互联网”20个典型应用场景中,山东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采矿、电力等4个行业入围,居全国首位。还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慧码头;打造了全国首个“5G+VR+确定性网络+国产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应用场景;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双向八车道改扩建项目成为目前国内里程最长、规模最大、应用场景最丰富、设备配置最优的智慧高速。

凌文表示,山东将聚焦短板瓶颈,对《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尽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

“院企一体化”推动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山东未来集团实质化运行,加快整合设立山东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健全“研究院+集团+基金+联盟+数字专员”推进机制,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研发团队,加快突破一批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以市场化模式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持续加快5G建设步伐,实现县级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推动5G应用加快从社会公共区域转向产业应用领域,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延伸。支持青岛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加快建设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争取更多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山东。加快确定性网络建设,为企业提供超大容量、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网络服务。

支持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115家省级行业平台发挥积极作用。再培育50家省级行业平台,后备进入国家队。


全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长高地


“将进一步聚焦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创新基础能力、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全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长高地。”凌文表示,山东将为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94.4万户,比年初增加124.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2万户,比年初增加42万户。

据了解,山东将修订《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实施“一业一证”改革扩面提质工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全程网办,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提供24小时在线政务服务。

支持42条重点产业链“链主”型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在每个产业领域布局1-2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资源共享、成果共用。争取到2025年,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0家左右。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进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加快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推进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扩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提高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


支持头部企业勇当“单打冠军”


山东省工信厅党组成员,省化专办专职副主任李莎表示,山东将支持头部企业做强做精特色,勇当“单打冠军”。正加快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2021-2025)》,将建立以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主体的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发掘吸纳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入库梯度培育。

李莎介绍,山东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57家,其中,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5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以我们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例,普遍具有带动作用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比高、质量效益优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显著特征。”李莎表示,这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突出表现为“三个强”:即发展定力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从事主营产品领域生产平均年限为24.1年,42条重点产业链的112个重点链主企业中,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有33家。综合实力强。截至目前,共有9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首位,占总数的62.7%。创新能力强。入选企业均建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近三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为4.7%。

据李莎透露,将向优质中小企业定向发布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高端提升和短板突破供需目录,进行揭榜竞标;组织与“链主”企业常态化对接,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服务和融入重点产业链、先进产业集群,打造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实现卡位入链发展。

鼓励各类优质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研发机构,通过“创新服务券”财政奖补支持开展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瞄准关键领域“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国际国内空白等环节。梳理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路径,向头部企业精准提供解决方案。

支持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产业配套联盟,会同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联盟,优选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主办行+专属信贷产品”服务,推动更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到2025年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5家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介绍,目前正抓紧编制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项创新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制造业重点方向,推动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山东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超过2.8万家,居全国第三位,今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望新增5000家左右。落实2020年度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计额达980亿元,惠及企业2.8万家;落实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财政奖补、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近13亿元,惠及企业近万家。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速23.9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7.03%,较2020年同期提高2.57个百分点。

将每年集中力量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取得150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

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继续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推动行业集群性提升和区域集成性创新。

持续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分别突破3万家。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创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5家。


前11个月25户省属制造业企业


营收同比增长10.4%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表示,山东省属制造业企业有547户。根据省属企业财务快报,25户省属企业11月末资产总额41961.7亿元,同比增长10.4%;1-11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883亿元、利润总额883.7亿元,净利润61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41.7%、43.3%。

山东将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产业领域集中,打造更多的产业链“链主”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攻坚核心技术,指导山东重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的“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形成全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围绕制造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打造制造业产业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制造业领域的有效投资,每年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发展。推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省属企业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组织重点企业绘制制造业产业链图谱,积极参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聚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鼓励省属企业探索实施科研项目“军令状”制度,支持省属企业“揭榜挂帅”参与国家和省重点研发计划。建设山东国资科创孵化基地等平台,推动更多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创新技术落户省属企业,推出更多的山东智造、山东创造。